对地观测卫星
1、资源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装载五谱段CCD相机、四谱段红外扫描仪和宽视场相机。卫星平台能适应多用途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具有较高自主能力和高精度姿态控制系统。该卫星为中国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和国土资源综合调查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持续改进,中巴合作又陆续研制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
我国还研制了多颗其他资源系列卫星,涵盖了光学成像等不同类型,实现了分辨率的科学搭配。
2、海洋卫星
2002年和2007年,集团公司研制发射了两颗海洋一号水色卫星,通过观测海水光学特征、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悬浮泥沙含量、可溶有机物和海洋污染物质,兼顾观测海水、浅海地形、海流特征、海面上大气气溶胶等要素,掌握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渔业及养殖业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了解重点河口港湾的悬浮泥沙分布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沿岸海洋工程、河口港湾治理、海洋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海洋一号卫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团公司正在研制海洋二号卫星。海洋卫星将按照系列化发展。
3、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体系
由2颗光学遥感小卫星(环境一号A/B星)和1颗雷达小卫星(环境一号C星)组成的环境一号星座(2+1)系统,可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灾害和环境信息,及时、全面掌握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为环保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综合减灾和环境保护能力。
按计划,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体系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先建成环境一号卫星星座,初步形成对灾害与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第二期完成“4+4”星座,即4颗光学卫星+4颗雷达小卫星,以实现对中国乃至全球灾害与环境的动态监测。
环境一号A/B卫星已于2008年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一箭双星发射,C星将于2010年上半年发射。
-
美国航天局证实美航天员将乘俄飞船返回:仍与俄方密切合作
当地时间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美国航天员马克·范德·海(Mark Vande Hei)将按计划于3月晚些时候,搭乘俄罗斯飞船返回地球。
넶30 2022-03-15 -
NASA发起Artemis I任务的“让你的名字绕月飞行”活动
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邀请民众提交他们的名字,以列入一个闪存盘,该闪存盘将与Artemis I一起发送。Artemis I是一次非载人测试飞行任务,将为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有色人种登陆月球铺平道路。
넶28 2022-03-15 -
美国航天公司Astrolab公布下一代月球车FLEX原型设计,有望用于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
3 月 10 日,由资深航天机器人工程师创立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初创公司 Astrolab 公司公开了其目前已经经过测试的下一代月球车的全尺寸工作原型样机。
넶25 2022-03-15 -
国际空间站将于2031年坠入太平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一项新的过渡计划中证实,由五个国家管理的、世界上最大的、太空中可居住的人造卫星国际空间站,将继续服役至2030年,然后将于2031年1月坠入太平洋上的无人居住区域。
넶24 2022-02-09 -
NASA:国际空间站双飞10日游,太空旅行团3月底发射
当地时间2月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NASA和其国际合作伙伴批准了四名太空游客参加美国初创商业航天企业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的首次私人载人航天任务Ax-1,该任务计划于3月30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由SpaceX猎鹰9号火箭发射。
넶29 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