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力载人航天!神舟十二号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源自高校
中国航天员8月20日顺利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的任务,至此中国航天员完成了两次出舱。任务成功的背后,除了航天员、航天各系统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之外,我国多所高校也深度参与,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任务中有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就是来自高校,比如两次出舱所使用的舱外航天服上面,就有来自高校的科研成果和产品。
航天员出舱活动所使用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出舱航天服,这套航天服在舱外经受住了太空环境的严峻考验,为航天员执行舱外任务提供了基本保障,而这套出舱航天服的关键部件——面窗组件就来自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刘春太:实际上用了我们两套产品,一套就是我们发射时舱内服的面窗,另外一套就是我们航天员出舱时出舱服的航天面窗。
刘春太教授介绍,出舱航天服面窗组件是航天员在外太空活动时观察外界的窗口,要给航天员提供一个清晰良好的视野,作为航天服最薄弱的环节,面对巨大的气压,面窗有任何裂纹都会让航天员面临生命危险。
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刘春太:特别是这个出舱面窗,我们面临非常苛刻的太空环境,比如说正负200度(的温差),另外就是辐射、高速的冲击等等。这些都对我们整个制造过程带来极大的困难。包括我们要对它进行爆破的模拟,对它冲击的模拟,对它热辐射的模拟,同时对我们成型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据了解,在神舟十二号的载人航天任务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几十所高等院校深度参与,在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空间实验室等八大系统中,高校承担了关键性技术难题和科研任务,此次神舟十二号飞船首次采用的自主快速远导中瞄点直接交会对接技术仅用6.5小时,神舟飞船就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组合体对接,其中的关键部件,交汇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就来自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电子技术研究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 吴嗣亮: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它是要跟我们核心舱上面的应答机,实现一个协同工作,然后实现两个航天器之间,它的相对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测量。以及它们的双向通讯。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是国外曾经对我国严密封锁的关键技术,经过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电子技术团队创新技术思路,十年如一日的自主研发,如今的科研成果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第78届联合国大会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第78届联大主席丹尼斯·弗朗西斯呼吁会员国用真正的多边主义精神来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安全和尊严。
넶8 2023-09-06 -
美国商务部长:评估结束前,预计不会改变对华关税政策
近日,返回美国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接连接受媒体采访,宣传自己的访华“成果”。当地时间9月5日,雷蒙多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节目采访时,强调了沟通对于促进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称美企“迫切”需要中美之间进行对话。
넶5 2023-09-06 -
台当局被中美洲议会出局,“断交”效应涌现,下一个恐是危地马拉
中美洲议会21日在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召开全会,表决通过关于取消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所谓“常驻观察员”地位,接纳中国全国人大成为议会常驻观察员的两项决议。
넶6 2023-09-06 -
联合国预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今年经济增长1.7% 低于2022年的3.7%
当地时间9月5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在一份宏观经济调查报告中指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1.7%,低于2022年的3.7%,预计2024年经济增长为1.5%。
넶10 2023-09-06